甘肃龙网摘要:本文标题 甘肃牡丹花开高原结扶贫"硕果":浑身是"宝"不愁销。上一篇:李玲:70年,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到77岁 ,下一篇:天水市图书馆党支部党员开展入户帮扶工作 。摘要:小编提示您:本篇文章标题是《甘肃牡丹花开高原结扶贫"硕果":浑身是"宝"不愁销》。//
小编提示您:本篇文章标题是《甘肃牡丹花开高原结扶贫"硕果":浑身是"宝"不愁销》。//本文由热心网友[想一个人的滋味] 投稿。
(小编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:甘肃牡丹花开高原结扶贫"硕果":浑身是"宝"不愁销)
图为甘肃临夏河州紫斑牡丹花蕊茶采收现场。(资料图) 王援朝 摄
“采摘牡丹籽和牡丹花瓣,不影响牡丹生长和结子,产量每年都在增长。”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土桥镇坡底村村民郝永录介绍说,2014年开始种植紫斑牡丹,当地公司收购牡丹籽加工牡丹油;酒厂在牡丹盛花期以每斤12元采收鲜花瓣用于酿酒,“不愁销路,收入年年都增加”。
图为游客抓拍牡丹美景。(资料图) 梁永吉 摄
临夏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、西部牧区向东部农区的过渡地带,牡丹自然资源丰富,有“小洛阳”之称,是西北牡丹栽培群的重要栽培中心,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。
牡丹不仅让更多的人走进临夏、了解临夏,而且让临夏农民脱贫致富。通过土地流转,农户每年有租金收入,就近在牡丹种植基地打工。此外,农民还可以从事以牡丹文化旅游为主的三产服务、在深加工企业打工,获得更高的收入。
每年五月,上万亩牡丹在临夏竞相绽放,吸引甘肃省内外游客纷至踏来。据了解,今年临夏市“河州牡丹文化月”累计接待游客约276.4万人次,签约“中国光彩事业临夏行”项目15个。
采访人员从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,针对种苗短缺制约油用牡丹产业化发展的问题,下一步将按照区域布局和市场需求,将在甘肃不同类型区域采用先进技术建立优良种苗繁育基地;选育适合种植的油用牡丹优良品种和栽培模式,培训民众尽快掌握标准化栽培技术;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;培育油用牡丹知名品牌,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。
甘肃牡丹花开高原结扶贫"硕果":浑身是"宝"不愁销
12-06
12-06
12-06
12-06
12-06
12-06
12-06
12-06